河南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怎么做?方案来了!
发布日期:2022-07-14 信息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近日,省应急厅印发《河南省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强力推进“十四五”期间全省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工作,要求2022年底初步建成第一批5家智能化示范矿山,2023年底建设第二批15家智能化示范矿山,2025年底,全省非煤矿山基本实现智能化

方案围绕优化矿山生产系统、提升矿山技术装备水平和加快矿山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三项重点任务,明确了智能化矿山、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智能化提升运输供电系统、智能化通风排水系统、车辆调度系统、智能化监测系统、工业控制安全与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化管控平台与网络通信系统等的建设标准。

河南省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试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规划>的通知》(豫政〔2021〕66号)要求,加速推进全省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工作,全面实现非煤矿山行业安全、高效、绿色、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参照《有色金属行业智能矿山建设指南》等文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非煤矿山行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应用先进装备技术,加快非煤矿山生产技术变革,实现生产过程少人化、无人化,努力构建安全保障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新型非煤矿山工业体系。


(二)基本原则


──坚持整体规划,超前设计。新建矿山在可研报告、初步设计阶段,应当将建设智能化矿山纳入总体设计规划,充分考虑现代化矿山生产工艺、技术装备、信息技术等因素,确保满足智能化矿山建设需要。


──坚持因矿施策,分类实施。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示范工程,统筹推进全省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根据矿山生产能力、赋存地质条件、资源储量等情况,优先选择基础条件好的大中型金属非金属矿山,逐步推进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坚持系统优化,安全高效。严格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标准,从矿山总体设计上进行系统优化,减少矿山工作面、中段数量,实现作业面机械化大规模生产,精减人员、安全高效。


──坚持企业主体,科学引导。强化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加强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金属非金属矿山智能化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三)主要目标


1.2022年年底前,初步建成第一批5家智能化非煤矿山,矿山开拓设计、地质保障、生产、安全等主要环节的信息化传输、自动化运行技术体系基本形成。井下变电所、水泵房等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与远程监控。


2.2023年年底前,建成第二批15家智能化非煤矿山,基本实现矿山开拓设计、地质保障、采掘、运输、通风、机电等系统的智能化决策和自动化协同运行。


3.2025年年底,全省非煤矿山基本实现智能化,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系统显著优化,入井作业人数大幅减少,生产工效大幅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全面提升。


二、重点任务


(一)优化矿山生产系统


1.现有矿山要结合当前实际,重点对地下矿山中段采场布置、露天矿山采场边坡及道路等生产环境进行优化,对配套设备设施改造升级或更换,为智能化矿山建设创造条件,实现减员增效。新中段开拓必须按照智能化建设要求设计。


2.优化生产组织,合理制定生产计划,协调采掘关系。鼓励应用大功率成套采掘装备,提高设备可靠性,实现连续生产。通过自动化和信息化升级改造,实现地面远程控制。


(二)提升矿山技术装备水平


1.采掘系统。全面推广应用大功率成套采矿装备,提高设备可靠性,实现连续生产。加快推广采矿和掘进工作面智能控制、可视化远程干预控制技术,推广应用全岩综掘、凿岩台车作业线等成套掘进装备和喷浆机器人、水仓清淤泥机、矿车清挖机等机械装备,探索应用全断面隧道掘进机。


2.运输系统。推广应用长运距、大运量、直驱式带式输送机及转弯装置、齿轨式卡轨车、无极绳绞车等有轨辅助运输装备;鼓励具备条件的地下矿山主要运输巷道设置架空乘人装置。


3.监测控制。推广应用视频监视、智能监测(保护)、集中(自动)控制等技术,实现压风机房、绞车房、主扇房、变电所、水泵房等固定场所和采掘配套运输设备无人值守或集中控制,减少固定岗位人员。加快井下设备在线诊断与远程运维系统建设,提高井下设备智能化水平。


4.地质保障。鼓励创新智能化矿山地质工作模式,建设集地质资源管理、测量管理、采矿智能设计等功能于一体的矿山资源数字化系统,实现矿山地质资源模型的精确构建与实时更新,并通过数据存储、传输、表述、深加工和融合等数据处理环节,使地质资源信息在矿山地质、测量和采矿之间数字化流转,实现矿山地质资源信息的精准统计、高效处理和实时共享,支撑矿山规划设计,形成矿山智能生产的基础条件。


(三)加快矿山综合信息平台建设


1.建设集生产、调度、设备管理、自动化远程控制、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双重预防体系运行等功能为一体的矿山智能化管控综合信息平台,推广应用井上下无线终端平台,完善井上下工业环网,实现对各作业环节自动化、智能化集中操作、集中监控和统一调度。


2.各矿山企业要建立安全、开放、数据易于获取与高效处理的智能化数据共享与应用云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高效处理。


3.鼓励各市、县建设辖区矿山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与企业云平台对接和信息共享,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建设标准


(一)智能化矿山。一般应符合以下条件:


1.采矿和掘进工作面实现智能化,其他生产系统实现自动化和远程控制。


2.各系统的装备具备故障诊断功能,实现综合预警预报。


3.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智能感知、信息融合、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


4.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实现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和应用安全。


(二)智能化采掘工作面。一般应符合以下条件:


1.采掘作业全过程机械化。地下矿山采掘工作面要实现机械化凿岩、自动装药、局部通风机自动开停等功能;煤系地下矿山要参照煤矿智能化标准建设;露天矿山要实现高陡边坡在线监测、智能打钻、自动装药及车辆自动调度系统、车辆及人员定位、铲运机远程控制等功能。


2.建立可视化集中控制系统。配置采掘工作面视频监控、现场集控中心和地面监控台;具备通过组态画面显示工作面设备运行状态,并实现一个月内设备运行数据的在线存储和查询;具备工作面视频跟机和设备定点视频监控功能;具备在地面监控台和集控中心通过视频画面和传感器数据对工作面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具备在地面监控台和集控中心对工作面设备一键顺序启停;设备实现集中、就地和远程控制,凿岩机等采掘设备实现协同控制和流程启停。


(三)智能化提升运输供电系统。一般应符合以下条件:


1.提升运输系统:主提升、主运输系统集中控制,无人值守,具备自动分析并调整工作状态功能。


2.供配电系统:实现智能电力监控与调度,变电所无人值守,配电线路在线监测。


(四)智能化通风排水系统。一般应符合以下条件:


1.通风系统:主通风机具备无极调速,实现集中控制,在线监测,正常启动、风机切换一键操作;主要风门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主通风机房无人值守,视频监控;局部通风机地面集中控制,宜具备调速功能。


2.井下排水系统:地面集中控制,在线监测,无人值守,自动选择合理排水方式。


(五)车辆调度系统。一般应符合以下条件:


通过车载终端、通信设备、调度软件等,实现车辆实时定位、行车管理、配矿、车辆调度、信息发布、运输计量、违规违章监测、轨迹查询、统计报表等功能。


(六)智能化监测系统。一般应符合以下条件:


地下矿山:建设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重点对井下风速、风量以及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安全检测,出现异常及时报警。鼓励有条件的矿山采用位移、变形、应力、压力、声发射、微震、物探等监测手段,实现对矿压和井下积水的实时在线监测,对矿区潜在或可能发生的地压、透水灾害进行预测,辅助矿山安全决策,服务矿山安全开采。


露天矿山:建设高陡边坡在线监测系统、排土场在线监测系统,对边坡表面位移、爆破振动、降雨量、风量风向以及视频进行监测监控,实现数据采集、分析与风险预警。鼓励有条件的露天矿山建设应急通信系统,实现紧急模式下的快速组网。


(七)工业控制安全与视频监控系统。一般应符合以下条件:


1.平台软件、服务器、工作站、传输设备、设备接口等满足实际需要。数据存储容量充足,安全可靠。


2.实现数据融合、数据分析、数据分类、信息交互共享和物理隔离;建立备份系统,具备容灾功能。


3.多网融合,传输网络结构合理,传输速率和出口带宽符合要求。


4.工业视频监控系统:数字系统,满足智能化需求,重要监测点实现智能视频侦测和识别,独立传输网络。


(八)智能化管控平台与网络通信系统。一般应符合以下条件:


1.建立监控及自动化平台和矿井信息管理平台,满足对数据采集、计划、管理的需要,实现生产系统的集中监控、动态调度与综合指挥和决策支持。


2.调度中心具有对矿井生产系统调度指挥、远程监控、重要场所视频监控功能,具备对安全生产、调度管理等信息的显示、报警和记录能力。


3.有线行政通信、调度通信、无限通信互联互通、宜设置应急通信系统和救灾通信系统,地下矿山和尾矿库应当安装应急广播系统。


4.监控系统数字传输,实现系统自诊断、自评估和数据分析与应用,与信息导引及发布、通信、人员定位等系统联动。


5.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实现井下人员精准定位,人员矿灯一体化管理,与信息导引发布系统和通信系统联动。


(九)尾矿库、卤水开采、石油天然气等企业可参照露天矿山、地下矿山智能化建设标准执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支持。各地市要高度重视,研究制定激励政策,积极协调引导金融机构提高授信额度、提供专项贷款,对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实施的智能化建设项目给予信贷支持。


(二)强化技术攻关。构建非煤矿山企业、研究机构、科技企业、高校、设计院、金融机构和装备厂商等深度融合的金属非金属矿山智能化技术创新体系,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跨界合作,重点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瓶颈,提升采矿、掘进机械制造基础能力。积极开展非煤矿山矿体不连续、倾角坡度大、鸡窝状、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关键技术科技攻关工作,着力解决巷道支护及回采面使用大型机械化设备降低贫化率的问题。


(三)培养专业队伍。加大非煤矿山智能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支持矿山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开设智能化相关专业或培养方向的培训,培养一批专业型人才。鼓励矿山企业联合技术合作方、职业院校建立实训基地,培养一批具有智能装备操作使用和系统维护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重点非煤矿山地市要制定本辖区非煤矿山企业智能化人才专项培养计划,着力解决智能化专业人才短缺问题。


(四)加强指导监管。各地市应急管理部门要结合辖区非煤矿山实际,明确两批次智能化示范矿山名单,督促企业制定具体建设方案,细化任务,倒排工期,稳步推进。定期组织对示范矿山开展专项督导,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2022年7月底前将两批次智能化示范矿山名单报省应急厅。


附件:河南省智能化示范矿山建设推进计划表

联系人:王志鹏

联系方式:0371—65919816

邮箱:hnsyjtksc@126.com


图片



来源:省应急管理厅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