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殷都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监管措施的探索
安阳市殷都区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监管措施的探索
殷都区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雪峰
一、我区危险化学品企业基本情况
殷都区共有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143家,其中: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12家,3家处于停产状态,其余9家正常经营;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53家,其中油库1家,气体充装站3家,加油站49家;危险化学品无仓储企业78家,涉及经营品种67种;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19处;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2家,三级6家。
我区属于河南省16家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县(区)之一,有监管企业数量多,专业性强,危险性大等特点。
二、安全监管方面的主要做法
(一)抓综合治理,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为深刻吸取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教训,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开展为期三年的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工作。按照《殷都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殷政〔2017〕22号)文件要求开展相关工作:一是建立工作台账,截至2019年5月底,涉及发改、工信、公安、生态环境、交通、市场监管、应急管理、自然资源、规划、住建、法制等部门,13个方面的中期目标正在有序进行中;二是严把准入关,在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立项阶段实施多部门联合审批;三是认真落实新进企业进园区要求,目前有天驰药业等三家企业入驻园区。
(二)抓培训,确保人员素质提高
一是邀请专家为企业进行培训。为进一步提升全区危险化学品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能力,提高危险化学品企业法人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与从业人员基本素质,我局邀请河南省专家库成员郑州大学宋成盈教授对全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班组长以上员工开展安全知识技能培训;二是分析事故案例,深化事故警示教育成果。我局分别以近两年全国十余起较大化工事故案例与近几年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案例为教材,对辖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储存企业及无仓储企业开展了警示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警示教育效果。
(三)抓监管,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1、聘请专家查隐患
分析我区四大焦化的安全基础,发现普遍存在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的问题,安全检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差,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观,致使企业隐患自查工作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许多问题和隐患被忽视,进而引发生产安全事故。为全面提高安全检查的质量和效果,使安全检查真正起到“发现隐患、防范事故”的作用,我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动聘请专家查隐患,专家以河南省安全生产专家库专家成员为主,挑选各专业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再根据企业标准,确定每年检查频次。专家团队按照自身实际,依据相关规范标准确定检查内容。通过专家团队现场指导隐患排查,建立完善了安全检查表,一对一进行现场排查指导服务,通过“传、帮、带”指导服务,让企业学习到了隐患排查的精准性和专业性,改变了以往隐患排查主观判断性,让隐患排查更加科学更加合理化。
2、组织企业互查隐患
我局根据化工行业特性,组织夏季高温企业和冬季雨雪时段企业互查。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对各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对标”,取长补短,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的良性发展。同时从各企业抽取相关专业人才,配合专家团队,在检查过程中互相交流,直接提升各企业专业人才的安全管理水平。
3、监督中介机构查隐患
我局对中介机构在项目评审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对问题整改前后进行一一对照,确保问题不走过场。
今年以来,我局危险化学品行业共排查隐患500余处,对排查出的隐患,由我局和乡镇街道共同监督整改,目前相关问题已全部整改,整改率达到100%。
(四)抓执法,确保行政处罚到位
为促进安全生产行政检查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保障和监督安全监管机关及其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行政检查职责,推动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我局严格按照2019年度执法检查计划开展行政执法工作。2019年截至目前,共检查企业143家,立案10起,共行政处罚34万元。
(五)抓难点,确保企业完善规范
外包工程、外包人员与八大特殊作业一直都是安全监管的难点,也是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一大薄弱环节。我局结合近年来出现的服务外包领域与八大特殊作业安全生产事故,所暴露出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等问题。制定相关检查内容,重点对劳务用工情况、资质条件情况、安全生产培训情况、现场管理情况、作业票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六)抓打非,确保安全形势平稳
我区安委会组成4个督导组,联合乡镇、公安、消防等部门认真贯彻市、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标本兼治,严格落实“打非治违”工作责任,严厉打击危险化学品非法违法现象,切实纠正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建立“打非治违”长效机制,促进全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确保年内危险化学品领域不发生安全事故。
三、推进双重预防机制构建,提高危化行业管理水平
自2018年以来,我局按照《河南省深化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行动方案》(豫政办〔2018〕68号)要求,在全区开展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要求危化企业树立员工安全为中心的思想,形成初步稳定有效的双重预防体系工作运行机制,实现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全员有效参与,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落实,企业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有质的提升,夯实遏制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坚强基础,有效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我区危险化学品行业已于2018年12月15日前初步完成双重预防体系工作。材料形成且可视化,企业均已在醒目位置布置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四色图,重要罐区、重要设备设置关键部位标识牌或重点设备风险告知牌,并把风险辨识清单和防控措施、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分解到岗位。于2019年3月31前,完成企业岗位员工对“五清楚”手指口述相关抽查,并要求不合格员工进行再培训,直至掌握。
现阶段正要求企业做好双重预防体系工作的优化和提升,引导员工深度参与,引进外部专家培训,组织到外单位参观学习,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现场观摩,加强对本企业骨干力量培养。同时要求企业在前期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工作的基础上,逐渐完善双重预防体系工作体制机制,把双重预防体系工作长期开展的目标、方式、频次、责任等内容完善到企业的规章制度上,形成初步稳定的双重预防体系工作机制。
经过近两年的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监管的实践探索,我局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区危险化学品企业类型,在全区危险化学品企业已形成企业聘请专家查隐患和安全培训、我局组织危险化学品企业互查和执法检查、中介机构帮助企业查找整改隐患、乡镇街道监督企业隐患整改的安全监管模式,按照“深入细致,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的原则,确保了我区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