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印发安阳市“十四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安政办〔2022〕32号
发布日期:2022-05-13 信息来源:安阳市应急管理局

安政办〔2022〕3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

  《安阳市“十四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7月15日  

 安阳市“十四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消防救援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全市消防工作和消防救援队伍高质量发展,提升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河南省消防条例》《河南省“十四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编制本规划。

  一、消防事业发展背景和面临形势。

  (一)“十三五”时期消防工作成效。“十三五”期间,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积极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着力夯实公共消防安全基础,加快推进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了全市消防安全形势整体稳定,消防事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一是政府消防安全责任进一步落实。深入贯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强化党委政府、行业部门和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推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落到实处。市政府连续5年组织开展消防工作督导考核,连续3年推进基层消防力量建设和乡镇(街道)、社区(村)网格化管理工作。市、县两级将消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实体化运行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推行行业系统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将消防安全纳入行业监管重要内容,消防工作共建共治共享格局逐步构建。二是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强化风险研判、提示预警,分行业有重点地靶向用力、精准治理,部署开展高层建筑、文博单位、大型商业综合体、社会福利机构、学校幼儿园等专项整治,以及电气、电动自行车、打通“生命通道”等综合治理,督促整改火灾隐患38.5万余处,整改销案重大火灾隐患单位67家,圆满完成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历年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汉字大会等重大消防安保任务。三是消防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各级积极加大保障投入,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稳步提升,“十三五”时期末,全市投勤(用)消防站总数达到26个、物资储备库达到2个,较“十二五”时期末(13个、1个)分别增长100%、100%。消防装备提质增量,各类消防车总数达到107辆、灭火救援器材达到2.08万件套,较“十二五”时期末(72辆、1.6万件套)分别增长48.6%、30%。四是综合救援能力跨越提升。主动适应“全灾种、大应急”需要,分时分类开展联勤联训、实战演练,提升科学指挥、高效救援能力。“十三五”期间,安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共接警出动2.12万起,出动指战员26.57万人次,抢救疏散被困人员8542人,保护财产价值8731.69万元,成功处置了“4.12”高新区长江大道仓库火灾、“7.24”龙安区苏七里村仓库火灾、“7.19”安阳特大暴雨城市内涝、“10.7”北关区曙光小区天然气爆炸等抢险救灾任务。五是消防改革转制平稳推进。深入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部署,消防救援队伍顺利改革转制,坚持“严肃的纪律、严密的组织,准现役、准军事化”管理,用铁的纪律打造铁的队伍,扛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深化消防领域“放管服”改革,出台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取消和精简消防审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等新型监管机制初步建立,监督执法和服务质效明显提升。六是建设宣传阵地展现队伍正能量。全市依托消防站、学校、公园等场所建成31个消防科普教育场基地,接待群众7.5万余人,全民消防安全素质逐步提升。红旗渠消防救援站被授予“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红旗渠应急救援中心理事长杨永峰荣获“全国119消防奖”先进个人,在中央级媒体播发抢险救援信息128条(次),全面展现消防救援队伍正能量。

  (二)“十四五”时期消防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消防安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压力越来越大,应急救援的难度和危险程度越来越高,消防救援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一是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一些县(市、区)特别是基层乡镇(街道)落实消防工作缺乏主动性,部分行业部门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不到位、缺乏消防工作专门机构、专门人才,行业系统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不高。乡镇(街道)消防安全监管机构作用发挥不明显,管理人员缺失,消防工作制度“空转”,网格化消防管理存在短板和盲区。一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重经济效益,轻消防安全,日常消防管理流于形式,违章操作、冒险蛮干、带病运营等问题尚未有效解决。二是新旧消防安全风险交织叠加。随着我市打造“三区五中心”、全面建成新时代区域中心强市步伐的加快,以及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与非传统致灾因素持续积聚衍生。全市高层建筑、易燃易爆单位、大型商业综合体数量剧增,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养老院、医院、学校、幼儿园、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量大面广,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大量小微企业存在建筑耐火等级低、消防设施缺乏等“先天性”隐患。老旧场所、乱点区域隐患突出,出租房屋、“多合一”场所遍布城乡,私家车占用消防车通道、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问题屡禁不止,“小火亡人”事故风险极大。新能源汽车制造、储能电站、充电站、光伏发电、气膜场馆等新能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广应用,密室逃脱、剧本杀、校外培训机构、午托班、电竞酒店、酒店式公寓、月子中心、社区养老、旅游民宿、文化旅游、通航产业、交通物流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安全风险高,防范难度大,为消防安全带来不稳定因素。三是公共消防基础建设相对滞后。消防队站数量不足,新建消防站选址“边缘化”、城区布点“空心化”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安阳市区及县、市建成区应建消防站60个,已建成投勤20个,缺建40个,缺建率达到67%。消防应急物资储备缺口较大,应对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大型商业综合体、石油化工火灾,地震、洪涝等特种灾害的高精尖装备和实战化、专业化训练设施较为缺乏。四是灭火应急救援任务艰巨繁重。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除了承担常规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外,还承担水域、山岳、地震、低温雨雪等自然灾害发生后抢救人员生命任务,职能不断拓展,各类急难险重的灭火应急救援等任务量剧增。作为补充消防救援队伍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由于建设层次低、发展不平衡,难以形成有效战斗力。五是消防信息化水平较低。我市火灾防控、消防救援等信息采集、更新、管理、共享机制还不健全,缺乏基于信息化的源头监管手段,火灾风险智能分析和隐患动态监测预警水平较低,消防实战实训、物资装备储运调度尚未实现智能化。消防救援指挥调度网络的抗毁性、扩展性不强,应急通信装备的集成化、轻量化、模块化水平不高,尚未形成灵敏真实、快速机动的灾害现场感知网络,辅助指挥决策效能不佳,与“全灾种、大应急”综合救援需要还有差距。六是公众消防安全意识亟待增强。全市公众消防常识知晓率较低,特别是农村群体,接受消防宣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对身边的火灾隐患视而不见。进城务工人员、农村留守人员、城市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多,对基本的识险、避险常识不掌握。安阳消防政务新媒体矩阵的影响力和关注度有待提高,创作的作品不够贴地气、暖人心,不易共鸣。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安阳实际的消防救援力量体系,增强全灾种救援能力,加快推进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加快安阳建成新时代区域中心强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古都出彩安阳而不懈奋斗。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实现“四个显著提升”的发展目标,为全面建成新时代区域中心强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古都出彩安阳提供有力的消防安全保障。全市消防救援能力显著提升,建立符合安阳实际的新时代消防救援力量体系,消防救援队伍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作用充分彰显,多种形式消防救援队伍基层火灾防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全市消防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建立适应“放管服”改革要求的新型消防治理机制,有效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公众消防安全素质显著提升,群众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动态性消防违法行为明显减少;人民群众消防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城乡消防安全条件明显改善,群众身边火灾隐患明显减少,火灾形势持续平稳。

  三、主要任务

  (一)压实消防工作责任

  1.强化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各级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严格落实《安阳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等规定,将消防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消防工作,督促检查本级及下级落实消防工作职责情况;将消防工作作为平安建设考评、文明创建、政务督查、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城市管理考评等重要内容。各级政府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政府主要负责人任主任,分管负责人任常务副主任,完善消防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和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实体化运行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健全并落实消防工作通报、警示、约谈、巡查、挂牌督办、提级调查、重点管理等制度,对消防安全职责履行不到位、工作推进不力的,及时督促整改。

  2.落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各级行业部门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建立健全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消防安全组织,完善消防工作制度,明确负责消防工作的内设机构,配备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明晰工作职责,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和技术要求,强化组织、人员、经费等综合保障,定期开展宣传教育培训、督导检查、隐患排查等工作,督促行业系统内单位完成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文广体旅、卫生健康、教育、民政、商务、文物、民族宗教等部门通过聘请专家、购买服务等方式,每年对本行业系统单位开展一次全面火灾隐患排查,在重要时间节点、火灾高风险期加大火灾隐患排查力度。进一步完善部门联合检查、信息共享、执法衔接、移交查办等制度。严把各类开发区选址及产业链建设的消防安全关,按照规定建设消防站、消防供水等公共消防设施,依法查处生产、销售、使用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等违法行为。

  3.落实社会单位主体责任。社会单位要落实内部消防安全责任制,健全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聘请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指导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员工培训、预案编制及演练等工作。推行风险隐患“自知、自查、自改”和公示承诺制度,落实火灾风险自查指南和检查指引。强化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培养消防安全管理“明白人”。高风险场所聘用注册消防工程师参与消防安全管理。连锁经营企业、集团企业要建立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标准体系,加强系统治理、规范管理。

  4.强化目标责任考核落实。将消防安全纳入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安全生产责任清单、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政绩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加大消防工作在平安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考核中的权重。完善落实消防工作年度考核制度,建立消防工作巡查机制,定期对下级政府和本级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消防工作情况开展考核巡查,结果作为政府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加强社会火灾防控工作

  1.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健全乡镇(街道)消防管理组织。乡镇(街道)设立由主要领导任主任的消防安全委员会,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分管消防安全工作,确定机构、人员负责具体实施。全面建成并有效运行消防安全服务中心(建有乡镇专职消防队的,可合署办公),分管消防安全工作的班子成员任主任,确定一名在编人员任专职副主任。消防安全服务中心承担本级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工作,推动各行政村(社区)、乡镇(街道)内设机构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承担辖区防火检查巡查、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督促整改火灾隐患。2021年底前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建成消防安全服务中心;2022年底按照工作需要和上级要求调整、充实专职工作人员,强化业务培训,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运行;2023年起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运行,有效发挥基层火灾防控“主推手”作用。

  2.强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大力实施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重点场所治理、突出风险整治、重点行业管理等工作,集中整治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大型商业综合体、危险化学品企业、商场、市场、仓储物流、老旧小区、出租房屋、电动自行车、外墙保温材料、彩钢板建筑、沿街门店、“多合一”、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等场所、领域消防安全突出问题,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专项治理、集中检查。推行专家检查制度,聘请专家参与高风险场所消防检查、区域性火灾隐患集中治理等工作,提升整治效果。完善落实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约谈曝光、限期销案制度,每年挂牌督办、整改销案一批重大火灾隐患和区域性火灾隐患。

  3.加强突出问题消防安全治理。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管、住房城乡建设、自然资源规划、公安、消防等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村(居)民委员会要强化电动自行车火灾防范,加强生产、流通、使用领域的指导和监管,督促物业服务企业依法履行管理职责,推动居民小区规划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各县(市、区)政府要组织开展电气火灾专项整治,集中治理电气线路老化损坏、私拉乱接等问题,推广安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住建部门加强对自建房屋审批监管,从源头遏制“先天性”火灾隐患。要明确责任部门,分类制定管理标准,规范彩钢板、出租房屋、物流仓储等领域管理,适时开展针对性治理。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强化消防产品监督管理,每年开展消防产品质量专项整治,依法加大对消防产品制假、售假、用假行为的曝光和查处力度。

  4.加强乡村消防治理。将消防工作纳入乡村振兴规划、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规划建设乡村消防力量和设施,加强农村自建房管理,鼓励有条件地农村购买小型洒水、消防两用车辆,解决消防力量布局不合理、消防车通道不畅、消防水源不足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及时研判新型城镇化和农村新发展方式、新休闲方式、新经营业态消防安全风险,完善农村消防治理机制。

  5.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质。一是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普法教育、国民素质教育、城乡科普教育范畴。各级政府每年组织下级政府、所属部门负责人、村(居)委会负责人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培训。各级党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将消防知识纳入相关培训内容。教育部门要推进学校消防安全教育“有课时、有教材、有师资、有场地”,每学期组织消防疏散演练不少于1次,消防课不少于4课时,有条件的设立消防科普教育场所。各有关部门要以推动社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为目标,按照入职必训、定期培训、转岗轮训等要求,加强社区民警、网格员、巡防保安队员以及消防控制室操作员、电工、焊工等特殊工种人员消防培训,有效提升社会单位防控火灾能力和从业人员消防安全素质。二是加强公众消防科普宣传。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建立“消地联合”机制,共同推进“五进”落地见效。各县(市、区)政府要以重点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留守儿童、城市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的消防安全素质为目标,持续推进落实《加强行政村(社区)消防宣传工作八项措施》,严防严控“小火亡人”。文化、旅游、交通等部门要协调在航站楼、火车站、大型广场、大型商市场、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以及企事业单位、人员密集场所落实消防安全“三提示”、“四个能力”,逐步实现受教群体全覆盖。2025年底,全民消防安全学习平台注册率达50%,消防志愿者人数达到10万人。安阳市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申报命名为省级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全市建设命名2个市级、8个县级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全面开放10座消防主题公园。三是加强宣传队伍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创作,邀请网络大V、媒体大咖等开展消防体验活动。联合文化艺术界人士深入挖掘新时代消防故事,创作富有时代感的消防影视、曲艺、文学、书画、摄影、微视频和微电影等消防文化作品。组织开展119消防奖评选、“豫您同行”消防志愿服务和“火焰蓝”优秀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加大保障投入,按照《关于支队全媒体工作中心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大消防宣传队伍建设经费投入,配齐配强宣传人员,完善宣传人员激励机制,全面提升消防宣传队伍综合素质。加强业务培训,密切与党委宣传部门、网信部门、新闻单位、网络传播平台等的沟通联络,建立与消防宣传联系紧密的从业人员的联动机制,每年组织联席会或座谈会,加强会商协作、沟通联动,遇突发事件时,按照联动预案做好正面引导、舆情处置,形成消防宣传队伍建设合力。

  6.提升智能防控水平。加强城市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运用,2023年底前,各县(市)建成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平台,2025年底前,全市所有建有自动消防设施的重点单位接入系统。鼓励全市“九小场所”安装智能独立烟感,推广建设智能独立烟感系统平台,构建“重点单位+九小场所”社会单位全覆盖的云监管模式。

  7.强化火灾事故责任追究。完善《安阳市火灾事故调查处理规定(试行)》,规范全市火灾事故调查处理机制,强化火灾防范措施,确保火灾调查处理的效率和质量。组织调查造成人员死亡或重大社会影响的火灾,对履职不力和发生火灾责任事故的,严格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完善火灾调查与刑事案件侦办的衔接机制,加大失火罪、消防责任事故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等涉火刑事案件办理力度。

  (三)夯实消防安全基础

  1.加强消防法治保障。制定中长期消防立法规划,立法部门和相关行业部门要将消防工作和消防安全要求融入相关立法内容,推动开展消防立法工作。严格落实《安阳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实施方案》,出台《安阳市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等配套法规规章,进一步明晰消防责任、创新消防治理、强化应急救援。推进火灾防控、灭火救援、火灾事故调查处理、队伍建设等消防规章制修订,解决制约消防工作的瓶颈问题,为创新监管模式、扩充监管力量,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撑。

  2.及时修编消防专项规划。根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情况,及时编制(修订)到期的消防规划,并对本地区消防规划编制和实施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全国重点镇应当编制消防专项规划,其他建制镇应当编制消防专项规划或消防专篇。到2023年,内黄县和24个镇完成消防专项规划(消防专篇)修编工作。

  3.推进消防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消防队站建设。县级城镇建成区要按照“1+1+N”的目标,建设1个一级消防站、1个二级消防站和若干个小型消防站、特勤消防站、战勤保障消防站。加强各类开发区消防站建设,加密小型消防站布局,采取新建、改建、配建、租赁等方式及模块化、移动式消防站点等多种形式,进一步缩短灭火和应急救援响应时间。推动全国重点镇(不含城关镇)经济发达乡镇及有实际需求的乡镇消防站建设提档升级,并将其纳入县级政府保障体系和消防救援机构指挥调度范围。“十四五”时期全市城市建成区新建消防队站5个(安阳县第二消防站、高新区第二消防站、供水消防站、龙安区置度消防站、殷都区中州消防站),新建、改建乡镇消防队站71个。推进老旧营房营具改良改造。要对我市使用时间超过15年的、营房设施老旧残破的、库室场所功能不全的营房队站进行升级改造。要制定改造任务整体谋划,分年度下达建设任务,确保在2025年前存在以上问题的老旧队站全部完成改造。“十四五”时期全市老旧营房营具改良改造8个。加快推进市级消防综合性训练基地训练设施建设。消防救援队伍工作职能任务大幅扩展,除灭火和抢险救援外,还需承担山岳、地震、水域等灾害事故救援,急需加大实战实训设施建设投入,增配石油化工、道路交通、高层地下、城市综合体、大跨度大空间、山岳、地震、水域等灾害事故处置模拟训练设施。计划2022年完成立项,2025年底前,训练基地实现承担全市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轮训、各类救援力量比赛、跨部门演练等任务,锻造最先进的救援能力。加强县级室内训练馆和训练塔建设。2025年底前,市辖区、县城、县级市要全部实现训练配套设施“1+1”的建设目标,即每个市辖区、县城、县级市至少要建成1个训练塔和1个室内训练馆。“十四五”时期全市建设10个消防站室内综合训练馆,新建或升级改造9个消防站综合训练塔。

  4.加快推动应急救援装备升级换代。聚焦实战打赢,统筹装备发展,强化规划论证,优化装备结构,探索配备新一代主战装备,加速装备升级换代,提升装备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积极构建“适应灾种、品类齐全、功能完备、高效集成”的现代化装备体系。建立“贴近实战、符合实际、逐级推进、分步实施”的装备规划体系,市、县级分别开展装备评估论证,编制装备建设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确保装备配备的科学化水平。打牢“全灾种”应急救援装备基础,着力升级防护装备,确保舒适性和适体率,提高质量性能和备份数量,配足灭火和应急救援通用装备,配强地震、水域、山岳、危险化学品等典型灾害事故处置专业装备,补齐泥石流、台风、洪涝、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救援装备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装备,提升装备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水平。加强“高精尖”、“杀手锏”攻坚装备配备,试点配备轻量化、高性能、智能化等先进适用装备,提高“高低大化”等特殊火灾扑救和特殊区域、复杂条件、极端环境下的应急救援攻坚能力。创新装备全寿命、全过程、全要素质量管理机制,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装备管理领域的深度应用,加强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提高科学管装用装水平。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增方舱通信指挥车、举高破拆车、水陆两栖救援车、高速警戒车、龙吸水、盥洗车、被装洗涤车等消防车25辆,消防员防护装备2万余件套,灭火及抢险救援器材1万件套,专业队救援器材5000件套,灭火剂200吨,消防船艇30艘,通信照明系留无人机组3套,全自动机场无人机飞行侦查平台4个,灭火侦查、水上遥控救生装置等消防机器人10个。

  5.加强市政消防水源、消防通道建设。按照《安阳市市政消火栓建设方案》,健全完善市政消火栓建设、管理、维护机制,2023年前补齐“欠账”,新建、扩建城镇同步规划建设市政消火栓。在火灾高危单位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密集区域建设消防水鹤或取水设施;无市政集中供水或供水能力不足的地方,依托辖区内天然水源或社会单位水源设置消防取水点或建设消防水池。结合“智慧城市”建设,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实现对市政消火栓位置、压力等信息的动态监测。“十四五”时期全市城市建成区新建、补建市政消火栓1500个,消防水鹤不少于20个,消防取水设施30处。新建、改造的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应按照国家标准设置消防车通道。

  6.完善消防经费保障机制。按照省财政厅和消防救援总队下发的《河南省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经费管理实施细则(暂行)》(豫财环资〔2021〕67号)文件标准,深入贯彻落实消防救援队伍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项目经费,人员经费按照文件规定内容标准全部落实到位,推进各县(区)按照文件标准全面落实公用经费,项目经费按规划逐年落实,确保经费保障水平随着政府财力和队伍建设任务的增长不断提升。2022年实现消防救援人员住房公积金、养老医疗保险全面和地方机构接轨,并补缴到位。贯彻落实《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全市政府专职消防队伍职业保障机制的意见》(安政办〔2019〕31号)文件精神,政府专职消防员工资待遇按照安阳市上年度城镇职工平均工资1.5倍保障,并享受与消防救援人员同等标准的值班战备、重大安保勤务、高危补助等地方性津贴补贴。

  (四)深化消防体制改革

  1.提升正规化建设水平。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为统领,加强消防救援队伍理想信念、职业使命和光荣传统教育,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法按纲建队,建设一支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消防救援队伍。坚持纪律部队建设标准,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始终保持正规的执勤、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明确职责分工,细化任务目标,依托文峰、汤阴、林州大队重点打造“执法规范化”品牌、以点带面持续推动党团群组织、灭火救援、队站建设、工作秩序等各领域全面发展,锤炼消防指战员法治思维、战斗精神和职业素养,提高打赢制胜能力。到2025年,基本形成符合我市消防救援队伍职业特点的正规化建设标准体系和管理教育模式。

  2.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实施“人才强队”战略,完善人才培养选拔使用机制,制定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高精尖”创新人才选拔使用,培养消防救援重点业务人才60人,建设消防领军人才队伍。加强优秀年轻人才选拔使用,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库,拓宽支持年轻人才成长渠道,培育一批高素质中青年人才。加强消防智库建设,全市组建不少于100人的特聘专家库、返聘专家库,为消防事业发展提供智囊和辅助决策支撑。充分利用本地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与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合作,探索与地方高校联合设立消防救援专业和开办业务培训班,鼓励指战员参加学历教育及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和技能培训,提高队伍学历层次和整体能力水平。充分发挥训练基地作用,分级分类开展全员培训,建立紧贴实战的专业培训体系,保证每名干部定期接受教育培训,实施指战员等级资质评定和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推动各级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支持消防救援专业人才建设,将消防救援专业人才纳入人才建设整体规划,积极推荐队伍骨干入选安阳市各级专家人才库,对符合条件的落实相应人才待遇。

  3.完善消防职业保障政策。立足消防救援高负荷、高压力、高风险职业特点,结合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实际,建立健全相应保障机制和尊崇消防救援职业的荣誉体系。依据《关于建立全市消防救援队伍职业保障机制的意见》和上级有关规定,各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全面落实消防救援队伍家属随调、子女教育、交通出行、看病就医、景区游览等社会优待政策,完善落实消防救援指战员工资待遇、伤亡抚恤、住房保障、养老医疗保险等保障政策。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足额保障消防救援队伍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项目经费。建设市级消防职业病防治与康复中心,建立职业卫生员制度,提高职业病检测防护、诊断鉴定、综合治疗和康复保障能力。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完善落实消防救援队伍表彰奖励制度,设立消防救援队伍人员救助和奖励基金,提升职业荣誉感和吸引力。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全市政府专职消防队伍职业保障机制的意见》,建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特点相适应的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工资保障标准,十四五期间,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工资标准逐步提升到同等工龄国家队消防员工资标准80﹪以上。推动《安阳市政府专职消防员退出消防救援队伍定向招聘管理办法》落地执行,增强政府专职消防员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对因公伤亡的专职消防队员,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各项工伤保险待遇,参照有关规定评功、评残、评烈。

  专栏1 消防职业政策保障行动

  1.强化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管理保障,所有乡镇按标准建设政府专职消防队,人员招录、管理由县级政府统一实施,纳入县级消防救援机构指挥调度范围。

  2.出台贯彻落实国家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子女教育优待办法实施细则。

  3.出台消防救援队伍家属随调就业安置办法。

  4.出台全市消防救援队伍经费管理实施细则,提升保障能力。

  5.推动设立安阳市“119消防奖”,毎五年组织一次评选。

  6.组织“最美消防员”“人民满意的消防监督员”和“最美消防贤内助”选树活动。

  7.建立职业卫生制度,建设市级消防职业病防治与康复中心。

  8.健全消防救援队伍表彰奖励制度,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青年五四奖章、优秀共产党员、“感动安阳”人物等先进典型,争取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等全国性荣誉。

  (五)聚焦全灾种救援使命

  1.完善消防应急救援工作机制。各县(市、区)要在制定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的基础上,2022年出台地方制度规定,明确政府、应急联动部门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指挥层级、响应程序、权责分配、经费物资保障和责任追究办法。各级相关单位制定灾害事故应急预案,贯彻《安阳市火灾事故救援预案》,提升协同作战能力。

  2.打造综合救援拳头力量。全面加强各层级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打造“河南北部区域”拳头力量,强化跨区域应急救援,提高各种灾害下的综合救援能力。建强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城市综合体、石油化工、抗洪抢险、地震救援、山岳救援7支灭火和应急救援市级专业队。“十四五”规划期间配齐配全专业队车辆装备器材,构建全灾种消防救援力量,2022年底配齐抗洪抢险专业队车辆器材,2023年配齐高层建筑、山岳救援专业队车辆器材,2024年配齐地下工程、城市综合体专业队车辆器材,2025年配齐石油化工、地震救援专业队车辆器材。采取购买服务、联勤联建等方式,发挥安阳航空运动的优势,依托国家体育总局安阳航空运动学校、河南省猎鹰消防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在2023年组建航空应急救援专业队,构建“垂直救援、便捷高效”的航空应急救援网络。

  3.壮大多种形式消防救援队伍。乡镇政府按《乡镇消防队》(GB/T35547—2017)标准建设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人员招录、管理、经费保障由县级政府统一实施,纳入县级消防救援机构指挥调度。行政村及较大的自然村成立以村委、村组负责人、志愿者为主体的志愿消防队,配备必要的灭火救援装备。“十四五”期间,2021年年底前,7个全国重点镇乡镇专职消防救援队全部建成达标;2022年6月底前,11个一级乡镇专职消防救援队全部建队达标;2022年年底前,53个二级乡镇专职消防救援队全部建队达标。其余的乡镇及50%以上的行政村及较大的自然村建成志愿消防队(站),提升城乡灭火救援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企业依法落实专职消防队建设主体责任,配齐配强人员、车辆装备,参与社会面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城镇社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按标准建立志愿消防队(微型消防站)。

  4.提高实训实战效能。统筹加强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和社会专业救援力量的业务指导、联勤联训,不断提升作战能力。2022年对乡镇专职消防队强化培训一遍,提升业务训练水平,规范灭火救援行动。国家综合型消防救援力量紧盯“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求,不断优化灭火救援训练模式,推行技术资格认证与等级达标制度,建立分灾种、分岗位、分层级的专业能力培训考评制度,加强实战实训设施建设。与国内具有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建立长期培训、复训机制,加强我市舟船艇驾驶员、冰域救援员、深水蛙人救援员、声呐操作员等专业救援队伍建设,2022年至2024年份三批次完成专业救援资质人员培训任务,提升我市抵御灾害消防救援实战能力。2025年建设完成水域救援训练设施和山岳救援训练设施及保障用房,各县区结合辖区灾害事故类型特点建设本级消防训练设施,全面做好承担培训轮训、各类救援力量比赛、跨部门演练等任务。2024年前依托预案管理系统打造统一的预案管理平台,预置历史灾情处置数据和行动方案库,推动预案模式转型,在实训实战中实现指挥科学化、高效化。

  5.完善现代化综合保障体系。分级建立实体运转、高效遂行的战勤保障机构,配齐专业人员及装备设施物资,提升“全任务、全地域、全要素”保障能力。实行消防救援队伍前方指挥部统筹负责制,将战勤保障融入应急救援指挥链条,优化战勤保障指挥流程。完善遂行保障机制,实行主要方面伴随保障、医疗生活定点保障、受损装备接替保障。强化巨灾大难战勤保障能力评估,科学编制战勤保障预案,建立跨部门合作、跨区域协同的社会联动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日常训练演练、资源统筹,逐步形成体系完善、指挥畅通、物资充足、保障有力的战勤保障体系。2022年建成市级消防职业健康中心,建立职业卫生员制度,提高职业病检测防护、诊断鉴定、综合治疗和康复保障能力。2024年建成市级装备维修中心建设。按照《消防装备维修中心建设标准》,建设市级装备维修中心,配备消防车蓄车调试场地、综合维修车间、机加工车间、个人防护器材维修车间、救援器材维修车间、零配件库等场所。聚焦实战需要,制定实施应急装备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纲要,加大装备物资实物储备,建设市、县两级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库,科学制定储备标准,优化储备结构,合理扩大各级各类装备物资储备品种和规模。建立应急装备物资更新轮换机制,确保常储常新。建立完善社会联勤、协议储备、产能储备等机制,统筹运用紧急生产供应、收储轮换、调拨调用等方式,拓宽物资供应渠道。强化运力保障,配备装备物资模块箱、自卸底盘、装卸工具及大型运兵车辆,综合利用民航、铁路、公路及大型物流等社会物流力量,提高人员物资快速投送能力。2022年支队战勤保障队应具备3小时内将100人所需装备物资投送作战前线,并具备72小时全天候提供遂行作战保障的能力。2023年,支队战勤保障队逐步建设山岳、水域等专业保障物资储备模块;2024年,全部建成地震、石油化工等专业保障物资储备模块;2025年,支队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库完成应急物资储备,具备5小时内将200人所需装备物资投送作战前线的能力,并具备72小时全天候提供遂行作战保障的能力。

  6.构建统一指挥调度体系。依托消防救援指挥调度体系,建设重特大灾害市级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加强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授权实施分级指挥、专业指挥,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队伍专业指挥、部门协同配合的领导指挥模式。实体运行消防安全应急指挥部,制定联勤联动规则、前方指挥部工作导则,细化行业部门、救援力量职责,规范研判机制启动程序,建立健全日常定期、临灾滚动、灾中即时、灾后综合会商制度。2023年年底前新建区(市、县)指挥中心及通信室完成达标建设,并对现有的11个区(市、县)级消防救援指挥中心、7个消防站通信室按标准完成升级改造,建立以119接处警和智能指挥系统为基础的指挥调度平台,将乡镇(企业)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和社会救援力量统一纳入指挥调度体系,实现接处警系统、电话、电台等多种方式调派。各区(市、县)指挥中心增设指挥视频MCU,大队指挥中心通过级联方式实现对所辖消防站、专职队的指挥视频、营区监控、单兵图传、布控球等一级资源设备的层级管理。根据安阳“智慧城市”建设进度和各联动部门信息化建设水平,适时接入应急、公安、气象、水利、地震、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等部门的系统平台数据。2025年年底前,对标建设标准完成市级消防救援指挥中心全面提档升级,软、硬件建设达到全省先进水平;依托特勤大队完成市级备用指挥中心建设,接入不少于4条接警线路,并能在断电、断网等极端情况下实现不少于48小时的自我保障;拓展开发智能指挥系统辅助决策模块,接入不少于10家联动部门平台数据,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部门协同的指挥调度网络,为救援行动提供信息支撑。

  7.提升战时通信保障水平。优化消防通信装备结构和布局,按照智能化、轻型化、集成化、模块化标准,完成关键通信装备升级迭代,构建快速高效、全网融合的装备体系,有效破解高、地、大、化等通信难题。建强应急通信保障队伍,招收无人机驾驶员和通信专业等特长政府专职队员,支队组建一支不少于20人的应急通信保障机动力量,大队建设不少于4人的特种灾害应急通信专业队伍;开展新装备、新技术、新战法测试应用,配备先进适用通信装备,补齐地震、洪涝、雨雪冰冻等灾害救援应急通信保障和常规通信短板。2022年,支队、特勤大队各配备1架三维建模无人机,其他大队至少配备1架双光版消防侦察无人机;完成“两智一图”系统建设并投入使用,落实“一短三快”初战机制;完成市区同频同播系统建设;支队、大队、消防站按标准完成语音通信、图像传输、综合定位、卫星通信、辅助保障及其他关键通信装备配备(附件:关键通信装备层级化配备要求)。2023年,对智能接处警系统、智能指挥系统、消防“一张图”系统进行深度开发,实现装备物联网、消防物联网平台、气象局、地震局、大数据局等各种系统数据对接;完成县(市)同频同播系统建设,全市、县(区)覆盖率达最终到99%;支队配备应急通信车辆编组(1辆方仓通信指挥车、1辆通信装备运输车、2辆通信先导车),所有大队配备1辆通信先导车,配齐配套随车应急通信装备;配备1套通信照明系留无人机组。2024年,依托国家级“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市”优势,建设不少于4个“全自动机场无人机飞行侦查平台”,并融入智能接处警系统资源;支队配备应急通信车辆编组(1辆通信装备运输车、1辆通信先导车),配齐配套随车应急通信装备;配备1套通信照明系留无人机组。2025年,支队配齐应急通信车辆编组(2辆通信先导车),配齐配套随车应急通信装备;配备1套通信照明系留无人机组;优化消防应急通信编成,完善战法规则,健全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通信保障机制,实现多部门、跨地区、多领域“一键响应”,提升“全天候、全地域、全灾种”战时通信保障水平。

  (六)全面强化科技支撑

  1.激发消防科技创新活力。将消防科学技术研究纳入安阳市“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和科研计划,与市科技局建立协作机制,完善消防科研组织管理方式,优化评价与创新激励体系,研发部署消防科技工作管理平台。鼓励科研院所、高校、高新技术企业与消防救援队伍开展战略合作,加大消防治理、标准管理、智能防范、安全评估、新装备、新战法等研究,提升消防技术研发“软实力”。建设市级火灾调查技术中心和县级火灾调查技术室,开展火灾调查技术应用研究,配备火灾调查车辆和火场重构、电子数据处理、便携式X光机等先进模块化技术装备、器材。健全消防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强化成果转化激励,建设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基地,推广应用消防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

  2.加强“智慧消防”建设。将新型“智慧消防”纳入安阳市新型智慧城市整体布局,制定出台全市新型“智慧消防”建设发展指导意见、总体框架方案和技术标准,2022年建成市级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平台和市级一体化消防智能管控平台。2023年推动多项消防业务应用建设,包括消防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消防安全信用监管、消防舆情监控与宣传教育培训、消防执法监督管理、火灾调查分析、消防灭火救援指挥辅助决策、救援力量及物资装备管理、队伍智能管理等。2025年新型“智慧消防”整体运行。升级城市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通过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与“智慧消防”深度融合应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将规划实施情况作为政府目标责任考评的重要内容,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细化分解各项任务。健全规划实施工作机制,对重大任务实行项目化管理,逐项明确具体目标、时间节点及完成标准,从政策上、保障上给予全面支持,指导有关部门和下级政府做好消防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强化衔接保障。要加强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市、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将规划内容纳入区域各项规划“一张图”,充分保障消防用地,确保规划目标一致、任务统筹、政策配套。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各级财政对规划实施予以保障。统筹资金使用,整合优化资源,形成政策合力。

  (三)强化监督评估。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检查督导,健全督查督办和帮扶指导制度。将规划任务落实情况作为对部门和地方工作督查的重要内容,督促落实规划实施责任,保障规划建设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督导考核,及时通报进展情况。评估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绩效的重要参考依据。

  附件:1.全市消防专项规划编修任务清单

  2.全市消防队站规划建设清单

  3.全市老旧消防站升级改造清单

  4.基础训练设施建设改造清单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  《“十四五”国家消防工作规划》的通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  《“十四五”国家消防工作规划》的通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  《“十四五”国家消防工作规划》的通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  《“十四五”国家消防工作规划》的通知 

 

 

 

 


责任编辑: